华夏计算机科技英才班赴崂山实验室研学

探寻海洋科技与科教报国之路

时间:2025-07-16浏览:10

       79日至11日,华夏计算机科技英才班大一的同学们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崂山实验室研学之旅。在带队老师安虹教授和丁虎教授的全程陪同指导下,这场专为华夏班量身打造的研学活动,让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科技前沿,在榜样力量感召下厚植科教报国情怀。

       第一天,崂山实验室海洋大数据与预测研究部的教授兼副部长荆钊,以及海洋观测与探测研究部的许佳立老师、廖攀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海洋数字孪生报告。报告中,老师们详细介绍了海洋科研工作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让同学们对海洋科学领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问海大模型,并观看了崂山实验室宣传片,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与发展历程有了直观感受。在超算设备参观区域,同学们了解到超级计算机作为支撑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数据、算法和算力是当代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不可或缺的三要素,而构建在国产自主超算平台上的多模态泛领域科学人工智能基础大模型 “瀚海星云”,更是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强大力量。此外,在科技成果化展示中心,同学们目睹了一系列海洋创新成果,从海洋传感器到智能观测设备的实物展示,让同学们直观看到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深刻体会到科研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二天,同学们前往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展示中心。这里涵盖了海尔、海信、中科曙光、云天励飞、歌尔等行业领军企业的展示区,科普了人工智能的三大基础 —— 算法、算力、大数据在不同场景、不同领域的应用。通过场景再现,同学们直观地看到了人工智能在家庭、教育、医疗、商场、工业等领域的解决方案,亲身感受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在展馆内,同学们积极参与各种体验互动,互动装置让抽象的 "大数据应用" 变得可触可感,同学们在体验中完成了对人工智能应用的认知升级,纷纷表示仿佛置身于未来世界,对科技的力量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当日下午的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之行,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 “科技强国”的实践意义。在这里,大家参观了港口自动化设备与智能管控系统,了解了 5G、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港口运营中的应用。该基地依托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包含连钢(劳模)创新工作室、科技展馆、“连钢创新团队” 文化展厅和自动化码头现场观景平台等核心设施。通过闸口,同学们看到五颜六色的集装箱整齐地摞放在一起,轨道吊高效地“抓取、移动、放置”,有序地进行集装箱装卸。 登上三楼参观平台,整个自动化流程尽收眼底,大家不禁为先进的港口技术与高效的运营模式赞叹。教育基地通过展示自动化码头建设历程和 “连钢创新团队” 先进事迹,让同学们深刻领会到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与自主创新的时代精神。

       在研学过程中,不少同学都感慨万千。一位同学表示:“这次研学让我大开眼界,以前只是在书本上了解这些知识,现在亲身感受,才知道海洋科研和科技应用如此复杂又如此有趣。我们作为计算机科技专业的学生,更要努力学习,用所学知识为国家的海洋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另一位同学说:“看到这么多先进的技术应用,尤其是了解到‘连钢创新团队’的事迹后,我深深感受到科教报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地努力,把知识转化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

       此次崂山实验室研学之旅,在安虹教授、丁虎教授的带领下,不仅让华夏计算机科技英才班的同学们拓宽了视野,深入了解了科研工作与行业发展趋势,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教报国的种子。相信在未来,这些同学将带着此次研学的收获,在计算机科技领域努力探索,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及科技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