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人民——从叙利亚变局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

研究生高性能第1党支部开展时政讨论主题党日

时间:2025-01-18浏览:10

       1月15日下午,研究生高性能第1党支部成功举办了一场以“一切为了人民——从叙利亚变局出发”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活动聚焦跌宕起伏的叙利亚局势,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梳理,引导全体党员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与独特优势。这次思想盛宴激发了党员们的深度思考与热烈讨论。

       活动中,汇报人张鸿波简要回顾了叙利亚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他从叙利亚在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讲起,概述了这一地区如何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殖民瓜分、独立与内战的历史进程中反复挣扎,并重点讲述了2024年底叙利亚局势突变的背景与关键节点。他指出,叙利亚内战持续多年,外部援助缺乏、宗教派别矛盾以及政府治理失效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核心原因。这些分析为与会党员提供了理解中东复杂局势的切入点,也引发了大家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刻思考。

       2025年1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发展。这一模式不是对西方现代化的简单复制,而是立足中国国情,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奋斗目标。

       讨论中,党员们从不同角度分享了思考。王永福同志以沉痛的语气提到,叙利亚的动荡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这让他更加体会到国家稳定对人民幸福的重要性。他表示:“只有社会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

       杨震同志提到,在叙利亚内战中,不同群体的声音和诉求被战争掩盖,形成了社会裂痕。他强调:“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应注重倾听各方声音,确保不同群体的合理诉求能够得到重视,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

       武希俊同志则从国际援助的角度出发,指出在叙利亚局势中,及时有效的援助能够缓解民众困境。他联想到中国的扶贫和社会保障体系,认为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他说道:“我们党始终将人民需求放在首位,快速回应人民的困难,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支部书记张辉老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叙利亚的经验教训警示我们,国家的稳定发展与人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支部党员们要在实际工作中践行这一理念,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深化了研究生党员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大家以人民为中心、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信念。党员们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