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参赛队喜获ACM-ICPC亚洲区赛金牌

发布时间:2012-10-17浏览次数:223

 

  在10月14日结束的“第37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亚洲区域赛”长春站比赛中,由我校计算机学院2011级本科生陈济宇和物理学院2009级本科生曹博晓、2011级本科生张若愚组成的USTC_Marine队喜获金牌;首次亮相正式比赛的3位计算机学院2011级本科生毛钰婷、王华政、王越晖后程发力,最终斩获一枚铜牌。

  本次比赛由东北师范大学承办,共吸引了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的共180支队伍前来参赛,今年中国大陆范围内的亚洲区域赛还将会在天津、金华、杭州、成都等4站陆续展开。

  ACM-ICPC,是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于1970发起组织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是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经过近40年的发展,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被誉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奥林匹克竞赛。

 

  ACM-ICPC以团队的形式代表各学校参赛,每队最多由3名队员组成,比赛期间,每队使用1台电脑需要在5个小时内使用C、C++或Java中的一种编写程序解决7到10个问题。程序完成之后提交裁判运行,运行的结果会判定为“AC(正确)/WA(错误)/TLE(超时)/MLE(超出内存限制)/RE(运行错误)/PE(格式错误)”中的一种并及时通知参赛队。每队在正确完成一题后,组织者将在其位置上升起一只代表该题颜色的气球。最后的获胜者为正确解答题目最多且总用时最少的队伍。近十年来,我校积极组织队伍参加此项比赛,也曾承办过亚洲区域赛,在历次参赛中多次获得亚洲区优异成绩,并曾参加全球总决赛。

 

  近年来,计算机学院在中科院“科技英才班”和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培养要求,有计划地加强实践教学建设,通过课程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程序设计训练,使得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为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