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为笔,共绘青春光谱——计算机学院2024级本科3班开展5.25心理健康主题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14浏览次数:10

原来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位画家!5月12日晚九点,参加完OH卡潜意识探索游戏的时渝童同学捧着刚领取的刮刮画,笑着和同伴分享活动感悟。在5月10日至12日期间,计算机学院2024级本科3班精心策划的心灵奇旅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让同学们在知识碰撞与艺术疗愈中完成了一场特别的自我探索。

线上竞技:心理知识“码”上开赛

5月10日至12日,由心理委员陈思思特别设计的心理知识竞赛在云端启动。21名参赛者化身知识解“码”员,在科大心理中心资料、情绪管理技巧、心理咨询常识、心理问题处理主题关卡中展开角逐。经过两日激烈竞争,杜安等五位同学凭借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储备摘得优胜奖,特制的香薰扩香石在次日便氤氲在了获奖者的书桌前。而似落叶般静美的“四季之叶”金属书签,则成为其他16名参与者珍藏的纪念品。“题目里心理中心预约的电话号码我都记得!”陈安达同学捧着到手的香薰礼盒笑道。

线下探秘:OH卡里的心灵方程式

5月12日晚的第五教学楼5205室化身“潜意识实验室”,在安徽省现代心理学研究院史志红、梁科云两位导师引导下,10名同学通过OH卡展开自我对话。当绘有抽象图案的卡牌与同学们的生活片段碰撞,计算机少年们展现出代码之外的细腻感知。“图片里的房间虽然被两堵墙牢牢围住,但是在它前面有一扇明亮的窗。我觉得这张图片就是我眼中的自己,虽然有时候会被一些东西束缚,但是在我前方,永远有一扇窗,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赵学宇的分享引发了阵阵共鸣。 

穿插其间的互动环节更显巧思:“心有千千结”游戏中,不管同学们走得多散,手牵手找到同伴之后,总能解开所有的“结”;在“正念冥想”环节,常年与屏幕对视的双眼在烛光中缓缓闭合。活动尾声,刮刮画、国画白描等艺术疗愈工具成为新的情绪“接口”,带着油墨香的材料包被同学们塞进书包,继续未完的心灵调试。 

班主任王海龙老师和班委们辛苦筹划组织的这场融合科技感与人文关怀的心理健康节,不仅为同学们打开了自我认知的新视窗,更让刚组建半年的班集体找到了独特的情感联结密码。据悉,班级会持续开展艺术疗愈等活动,为每位同学发放刮刮画、国画白描、《梦幻花园》绘本等疗愈工具,让这次心灵奇旅的涟漪持续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