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1年开设的三门暑期课程“计算机系统概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前沿”、“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前沿”日前已全部顺利结束。三门课程均邀请了计算机相关领域国际知名学者进行主讲。课程开设得到学校、教务处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计算机系统概论”课程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Yale N. Patt教授(http://mail.ustc.edu.cn/~wbdai/dragonstar/index.html)主讲。Yale N.Patt教授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世界顶级会议ISCA发起人之一。1991年当选ACM Fellow,1992年当选IEEE Fellow,1995年获IEEE Emanuel R. Piore Award奖,1996年获IEEE/ACM Eckert Mauchly Award奖,1999年IEEE Wallace W. McDowell Award奖,2000年获ACM Karl V. Karlstrom 杰出教育家奖,2005年获IEEE Charles Babbage Award奖。鉴于他在计算机发展历程中的贡献及对计算机科学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倾心投入,被IEEE Spectrum评为美国计算机界的卓越泰斗。
该课程于8月1日开始,21日结束。Patt教授从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底层基础知识开始,逐步上升到操作系统和高级语言程序的接口层,将软件和硬件联系起来,阐述从问题描述到算出结果的七个层次的转换过程,为初学者建立起对计算机系统的完整认识。在此基础上,从介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到高级语言中的物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机制、操作系统的陷入机制和子程序调用和返回机制,以及栈和数据转换的原理和机制。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Yale N.Patt教授使用的招数是“I have lots of examples”,就是用大量生活中的例子去说明一个个重要的概念,用幽默的语言去深深地吸引每一位学生。通过大量的举例和经常性的提问,把计算机系统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像讲故事一样讲给同学们听。Patt教授要求助教必须非常熟悉教材,必须随堂听课,事先完成所有的作业和实验。如此要求之下,8个助教天天忙得不可开交:每天上午为学生答疑,下午随堂听课,晚上辅导上机。Yale N.Patt教授上课从来不带教科书,完全不用投影仪,自始至终只用“黑板+粉笔”的授课方式,让学生随他一起演绎对问题的思考过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我们目睹了世界一流计算机大师的授课风采和敬业精神,理解了应当如何为低年级的学生上好计算机入门课,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对于实施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教育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Yale N. Patt正在授课
Yale N.Patt在校教学期间,副校长陈初升会见了Yale Patt教授,与他进行了深入交谈,并对他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此外,Yale N.Patt教授在8月13日参加了由我校计算机学院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在我校联合举办了“2011年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国际化教育论坛系列活动之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教学专题研讨会”。会上,Yale Patt做了 “A First Course in Computing for all CS and EE students”和“Computer Systems Curriculum in the US”两个特邀报告,与国内的计算机教学同行充分交流和分享他多年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经验和体会。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大等高校做了主题报告,交流各高校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的教学情况。会议开始时,Yale Patt愉快地接受了计算机学院聘请他为客座教授的邀请,陈华平院长向他颁发了聘书。
Yale N.Patt客座教授授聘仪式
“计算机应用技术前沿”课程于7月11日至15日进行。本课程结合计算机学院承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龙星计划委员会负责的“龙星计划”课程“数据挖掘”进行开设。该课程由数据挖掘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我校校友、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熊辉教授主讲。计算机学院的部分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关院系感兴趣的百余位同学选修了本课程。此外,来自全国数十所兄弟院校和研究所的师生也慕名参加了本次课程的学习。
熊辉教授正在授课
在本课程中,熊辉老师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数据挖掘的应用背景、基本问题、常用算法和数据处理过程,涵盖了数据挖掘领域基本的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挖掘和异常检测的四类主要问题。深入浅出的讲解佐以详实生动的案例,使同学们对数据挖掘各个方面的知识有了较为深入了解。同时,熊辉老师还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以所在课题组在国际顶级会议SIGKDD上的工作及科研项目为例,为同学们介绍了大量科研、治学和论文写作方面的经验,从而使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得到更多自身发展的全面指导。
本课程加强了同学们对于计算机应用前沿技术的了解,近距离接触了技术前沿和研究难点。在课余的讨论时间,许多同学积极与熊辉教授展开讨论,并表现出对于这一技术领域的浓厚兴趣和深入学习的意愿。
龙星计划——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术交流系列活动,是一个杰出的海外华人教授回国系统讲授研究生课程的计划。该计划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龙星计划委员会负责。自2002年该计划实施以来,已资助并促成了数十位海外杰出华人教授在国内多所大学讲授计算机专业课程近百场,是国内最富有盛名的研究生教育交流活动之一。
暑期课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前沿”于8月13日开始,为期9天。本课程以第三届亚太地区形式化方法暑期学校方式,在中国科大苏州研究院开设。多位著名国际学者应邀为本次暑期学校授课,来自国内外21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81名学员踊跃报名并积极参加了暑期学校。
来自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Pierre Casteran教授正在授课
亚太地区形式化方法暑期学校由中法信息、自动化与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LIAMA)于2009年发起。本次暑期学校由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院的Yves Bertot研究员和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的Pierre Casteran教授系统地讲授形式化方法的一些基础理论,并介绍与之相关的定理证明辅助工具Coq;由法国雷恩第一大学的Sandrine Blazy教授介绍处于国际前沿的CompCert编译器验证技术;由《科技创业》杂志列举的防崩溃代码方面的国际知名专家——美国微软研究院Chris Hawblitzel博士、耶鲁大学邵中教授(我校大师讲席教授)和中国科大冯新宇教授——进行防崩溃代码的研究专题介绍。参加暑期学校的学员有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工作在国内高校一线的研究生与教师,也有来自法国约瑟夫•傅里叶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学员的专业涵盖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数学及物理等各个专业。本次暑期学校还作为中国科大本科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前沿”暑期课程,28名来自中科大计算机、数学和少年班等学院的本科生选修了本课程。
来自法国INRIA的Yves Bertot研究员正在授课
为了使得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所讲授的知识,本次暑期学校采取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安排。上午的课程为理论教学,下午的课程为上机实验。课上课下专家们与学员开展了大量的交流与讨论。中科大-耶鲁高可信软件联合研究中心派出10多名师生承担上机实验的助教工作,帮助学员熟悉实验环境,解答疑难问题。学员们一致认为获益匪浅。在课程的最后一天,来自国内外5所大学的研究团队的代表还展示了在形式化方法领域取得的最新的研究成果,使学员了解到所学内容在前沿研究领域的应用与最新进展,并进一步加深了学员之间的交流。